在哈佛的準畢業生最關心的一件事就是畢業後的出路,而大部份的人都準備深造,因此話題總離不開未來要選的專科。有人說要選牙周、小兒牙科、口腔外科、矯正,有人要選根管治療…每個人都在為未來規劃美麗的坦途。只有我不想隨波逐流,我想要走一條不一樣的道路,同時我根本不想再唸書,一心只想著要開業。
陷入「開業」或「繼續深造」的長考一般來說,想繼續攻讀牙醫專科,沒有在牙醫學系班上的前一、二名是不太可能申請的到的。做為哈佛牙醫學院的準畢業生,直接進入哈佛繼續唸專科的所在多有,也算是學校對該生過去表現的一種肯定。
當時學校有位教授已看出我的專長在於臨床開刀,所以希望收我進開刀、牙周植牙領域專科。但別人求之不得的機會並沒有引起我的共鳴。
因為進哈佛的初衷只是想向父母、兄姊、姊夫們證明自己不是過去那個只會運動的「小白癡」而已,而我也非常不喜歡做別人已經做過的事,倒是更想在別人不想發展的領域裡走出自己的路。此外,美國養父母也認為出來開業是比較好的選擇,而我在波士頓已住了有五年,自己也想換個新的環境闖一闖。多方考慮下,就婉拒了哈佛牙周專科的邀請。現在回想起來,這是我第二次在無知的情況下拒絕了哈佛。
另一方面,開業的想法則被許多同學視為無稽:「要開業,隨便哪個學校唸一唸就可以了。既然來了哈佛,當然應該繼續唸專科!」這些話聽多了,好不容易下定的決心又開始動搖了。就在專科申請截止前三天,好友Kevin跑來問我:「你到底決定了沒?」當我仍然表示想開業時,他狠狠的罵了我一頓:「實在枉費你念了哈佛!」
經不起同學的七嘴八舌,我終於改變心意拿起資料,看看還有哪些學校可以申請就讀。那時很多學校的牙周專科已由兩年制改為三年制,凡此一概放棄不申請;此外,很多學校的申請期限已過,也不能申請,最後只剩下三所學校:康乃狄克大學(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)、西北大學(Northwestern University)、和哥倫比亞大學(Columbia University)可選擇。於是我填了資料,急忙傳真出去。
在這三所學校中,哥倫比亞大學名聲很好,但校區髒亂,我有些遲疑;康乃狄克的校區和密西根農村很像,讓我頗為心動;西北大學則遠在芝加哥,要花錢坐一趟飛機去面談好像也不可能,於是最後只就近到前面兩所大學去面試。
哥大對我的印象很好,教授幾乎當面就想錄取我了;康大的面談也很順利,前面提到我在牙周細菌學論文的指導教授 Dr. Socransky,是當代最強的細菌學教授,曾經發現過好幾種細菌,其中還有以他名字命名的細菌—Socranskii。十多年不再收學生的他,卻破例收我為論文輔導學生,康大教授自然刮目相看,對我印象十分深刻,面談過後也表示歡迎我到他們學校繼續攻讀專科。